两大群体成为基孔肯雅热高发人群,身体有病毒,7个信号很明确
说到基孔肯雅热,很多人压根没听说过,更别说防了。但这病已经悄悄盯上咱们不少人了。尤其是两类人,成了它最偏爱的目标。看着身体没啥毛病,一查才知道病毒早潜伏进来了。问题是,咱不少人连“它是啥病”都搞不清,更别说识别信号了。
说到基孔肯雅热,很多人压根没听说过,更别说防了。但这病已经悄悄盯上咱们不少人了。尤其是两类人,成了它最偏爱的目标。看着身体没啥毛病,一查才知道病毒早潜伏进来了。问题是,咱不少人连“它是啥病”都搞不清,更别说识别信号了。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 。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一般1周内好转,少部分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连日来,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据《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河南省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在流行风险地区分类中指南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后
连日来,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相关话题也冲上热搜。据《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河南省被归为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Ⅱ类地区。Ⅱ类地区(11个)指媒介伊蚊活跃期相对较长或既往有登革热本地病例报告、有一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的省份。
近期,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该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花斑蚊)叮咬传播。为防止疫情输入与本地传播,我市自8月起每周通过“重庆疾控”公众号发布蚊媒监测结果,确保市民及时掌握风险,共同做好防控!
连日来,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据《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河南省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发布了警告,基孔肯雅热疫情正在全球扩散,呼吁各国加以防范。在今年夏天,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5万人感染此病。在我国,广东省佛山市是基孔肯雅热疫情最为严重的区域,截至目前累计确诊病例超过数千例,当地政府已经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
防控技术指南指出: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后续可视传播风险变化动态调整。
咳嗽、打喷嚏、聊天及其他日常接触不会引起感染,病毒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紧急提醒! 浙江省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基孔肯雅热防控I类地区,成为全国6个高风险省份之一。随着立秋后持续高温,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浙江居民需重点防范这一通过蚊子传播的“关节痛热病”。
杭州的气温在立秋之后还没有降下来,每天都逼近35℃,这种天气对蚊子来说简直是“黄金季”。就在大家还没来得及适应变换的季节时,基孔肯雅热的防控警报已经拉响了,浙江被列为防控I类区域,风险系数一下子升到了高位。旅游城市杭州人员来往频繁,这种流动又大大增加了疾病传播
贯彻多病同防策略,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后续可视传播风险变化动态调整。
暑期是学生放松身心、拓宽视野、探索世界的好时机,然而,学生在外出旅行、参与户外活动或实践时,要注意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这份健康提示能帮你轻松应对。
暑期是学生们放松身心、拓宽视野、探索世界的好时机,然而,学生在外出旅行、参与户外活动或实践项目时,还要注意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这份健康提示能帮你轻松应对。
近期,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该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花斑蚊)叮咬传播。为防止疫情输入与本地传播,我市自8月起每周通过「重庆疾控」公众号发布蚊媒监测结果,确保市民及时掌握风险,共同做好防控!
贯彻多病同防策略,综合考虑媒介伊蚊地域分布和活跃期长短,参照《登革热防控方案(2025年版)》,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后续可视传播风险变化动态调整。
连日来,佛山、广州等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疫情,相关话题冲上热搜。据《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亳州所在的安徽省,被归类为基孔肯雅热防控的Ⅱ类地区。
Ⅰ类地区(6个):指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既往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较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近日,海南疾控发布八月健康提示:盛夏时节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适宜细菌繁殖和蚊虫孳生,多种病原体也进入活跃期,加之暑假人员流动频繁,需防范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流感、布病、感染性腹泻病等传染病,提高自我健康意识,做好防护。